LED芯片行業企業如何進退取舍 |
發布時間:2022-03-04 15:28:31 |
截至2022年2月22日,LED芯片企業中,僅聚燦光電發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。根據該報告,聚燦光電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.09億元,同比增長42.83%,歸母凈利潤為1.77億元,同比增長728.43%。 其他LED芯片企業雖仍未發布正式報告,但華燦光電、乾照光電、蔚藍鋰芯、士蘭微等LED芯片企業均發布了業績預告,且凈利潤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。 事實上,隨著LED行業景氣度逐漸回升,LED芯片儼然又一次成為行業內外的重金押寶之地了。 LED芯片的“?!闭邽橥? 1999年,中國大陸LED芯片產業正式進入起步階段。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指出,1998年,中國大陸僅有3家LED芯片相關企業,1999年增加至6個,且在1999年-2009年間,每年都有2-7個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,LED芯片生產企業的數量也在2009年增加至62個[1]。 隨后,中國大陸LED芯片產業進入瘋狂投資階段。2009年,揚州市政府率先出臺MOCVD現金補貼政策,隨后江門、蕪湖、杭州、武漢等地方政府紛紛跟上。 MOCVD補貼政策直接導致國內新的LED外延芯片專案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。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統計,2009-2012年國內共計成立新的LED外延芯片專案65個(其中,2012年為投資低潮,大陸LED芯片新增項目僅有2個),截止2012年年底,中國MOCVD設備數量已經超過900臺[2]。 隨著中國大陸LED芯片產業的快速發展,臺灣地區及國際廠商在大陸的芯片市場份額逐漸縮小。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指出,2013年中國大陸LED芯片國產率已達80%[1]。 然而,這些成就的背后,卻存在著另一番景象:LEDinside在2013年5月的統計中發現,2009-2012年間新成立的65個LED外延芯片專案中,超過3成項目當時正處于退出或擱置狀態,而2012年中國MOCVD產能利用率也不足5成[3]。 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,離不開LED芯片行業老生常談的一個詞:周期性。 大江東去浪淘盡。2009年至今,LED芯片行業經歷了三輪周期,而每一輪的周期都有著類似的情節:LED新應用場景帶來需求上漲——芯片產能供不應求——原有企業產能擴張、新企業涌入——供需平衡乃至供過于求——利潤下滑庫存增加,競爭加劇——LED新應用再帶來需求上漲。
應用帶來需求,需求拉動產能,而產能的無序擴張造成的供過于求又帶來一輪的洗牌,每一輪周期大抵如此。當然,每一輪周期下,都有“?!闭叱蔀閯僬遊4]。 三安光電(2008年上市)、乾照光電(2010年上市)、華燦光電(2012年上市)先后上市,德潤豪達于2009年和韓國EPIVALLEY公司合作引進MOCVD生產線……他們成為第一輪周期的佼佼者; 澳洋順昌在第一輪周期的底部開始建廠、投資,成功在第二輪周期的上升期同步釋放產能,LED業務在2013年第三季度開始貢獻營收及利潤,一舉成為當時LED芯片環節最大的黑馬;聚燦光電在2010年成立,隨后相繼成立玄照光電(2010年)、聚燦能源(2011年),產能不斷擴大,公司也逐步站穩腳跟。2017年6月,聚燦光電成立了聚燦宿遷,同年10月,聚燦光電成功上市。 兆馳股份于2017年在江西南昌成立兆馳半導體,并先后投資建設了LED外延片及藍綠光芯片項目、紅黃光芯片項目;兆元光電在2018年實現一期項目10萬片/月芯片生產線全線投產,二期項目也在這一年立項。憑借著產能的提升,兆馳股份和兆元光電在第三輪周期脫穎而出。 經過三輪周期的洗禮,目前中國大陸LED芯片企業的數量已從高峰時期的80多家,減少到現在的約14家,多強并立的局面已悄然成型。
市場爆發前夜,LED芯片的“取舍經” LED芯片行業的周期性讓一批又一批企業相繼倒閉或退出。如今,經歷了漫長的周期下行,LED芯片行業終于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復蘇。 當下,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,而新冠肺炎的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,終端需求與以往不同。面對新的市場階段,LED芯片企業在布局上也有著不同的取舍。 其一是LED芯片企業。 一種是選擇退出LED芯片市場競爭。比如德潤豪達在2019年宣布退出LED芯片業務。 另一種則是LED芯片企業基于對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自身實力的判斷,在近年來紛紛調整產能結構。 這一輪產品結構的調整大致可追溯到2019年。當時,芯片產能無序擴張帶來的反噬已經顯現,傳統照明領域LED芯片單價下降,中低端產品已不足以帶領企業走得更遠,因此,產品結構的調整成為頭部企業的共同選擇。 比如,三安光電自2019年開始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升級,中低端產品以降低庫存水位為主,高端產品則主推Mini/Micro LED、紅外、紫外、車用、植物照明等;華燦光電于2020年調整產品結構,低端照明芯片產品的營收比重下滑,高光效照明及背光、車用等高端芯片產品營收比重上升。 總體而言,本輪產品結構調整中,Mini/Micro LED成為布局的重心,而植物照明、車用LED、紫外/紅外LED等利基市場也紛紛入了各大LED芯片企業的“法眼”。 除了在應用領域上加速布局外,第三代半導體也成為頭部企業升級的重要方向,如三安光電、華燦光電、乾照光電、士蘭微、聚燦光電等,均已進入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。 其二是非LED芯片企業。原本處于產業鏈中下游位置的LED企業,近年來頻繁向上游試探。 利亞德與晶電于2020年3月合資成立了利晶,并于無錫建設生產工廠。此次強強聯合保障了利亞德擁有穩定的芯片供貨渠道。據悉,利晶公司使用的芯片絕大部分是來自晶電。 同時,利亞德、晶電和利晶三者還共同成立了Micro LED研究院,致力于Micro LED芯片的開發與應用,Micro LED產品驅動技術和系統方案,以及巨量轉移技術和表面防護技術等的研究、實現與改進,并提供研究成果于無錫的量產基地以實現應用落地。 木林森的全產業鏈布局已從LED外延、芯片、器件,擴展至燈具包括支架、熒光粉、高分子材料等多方面。其中,在芯片方面,木林森通過參股的方式獲得了澳洋順昌、開發晶、至芯半導體的股權,分別占股26.88%、25.50%、20.00%。 木林森也十分注重與LED芯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。2016年4月,木林森與華燦光電簽訂總價15億芯片采購戰略協議;作為傳統合作伙伴,木林森還與晶電在印度共同設廠,開拓印度市場。 國星光電于2011年成立國星半導體。2021年3月5日,國星光電2.2億元增資國星半導體,進一步優化上游芯片產品結構;2022年2月14日,國星光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國星半導體已實現Mini LED芯片批量出貨,同時國星半導體開發了面向于P0.3間距及面向P0.1間距的Micro LED芯片系列。 此外,在第三代半導體上游方面,國星光電也已布局了硅基氮化鎵外延芯片。 兆馳半導體作為兆馳股份下屬芯片子公司,是兆馳股份向上游布局的重要一環。據悉,兆馳半導體于2017年宣布在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LED外延、芯片及Mini/Micro LED半導體產業園。項目一期投資人民幣100億元,建設集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LED外延及芯片生產基地。自成立至今,兆馳半導體已實現在化合物半導體LED領域的藍綠光(藍寶石基氮化鎵材料)紅黃光(砷化鎵基砷化鎵材料)4英寸晶圓65萬片/月產能,產品覆蓋了化合物半導體LED全產品領域(照明與顯示)。 2022年2月16日,兆馳股份在南昌舉行LED顯示終端項目及設備采購簽約活動,兆馳半導體園區內計劃引進52腔中微半導體UniMax外延制程設備以及相適配的芯片端制程設備,將總體半導體芯片產能由目前的65萬片4英寸/月提升至100~110萬片4英寸/月,其中新增的40萬片4英寸晶圓將全面投入到LED新型顯示領域。 新的周期,新的洗牌 當前,LED的應用空間正在進一步被打開。同時,自2020年開始,中國LED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加速了國產化替代,而芯片端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經歷了一輪全球范圍的去庫存,中低端芯片也在缺貨的背景下出現一定程度的漲價,中高端芯片市場需求也有了強勁表現,以Mini/Micro LED為代表的產品應用起量將開啟LED芯片行業新一輪上升周期。 其中,Mini LED應用方面,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預計,2022年除了三星電子和TCL等持續經營Mini LED背光電視外,不少品牌也加入行列,整體Mini LED電視出貨量將挑戰450萬臺。 同時,Mini LED背光液晶監視器、Mini LED背光筆電等產品的出貨也將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。其中,Mini LED背光液晶監視器由于價高且產品剛起步,故市場規模相對較有限。展望2022年,在QD OLED液晶監視器及OLED液晶監視器將加入搶食高端液晶監視器市占的局面下,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預計,2022年Mini LED液晶監視器出貨量將達6.5萬臺,年成長率27%。 Micro LED方面,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指出,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將走向家庭劇院等級及高階商業展示市場,屆時將有望推動Micro LED大型顯示芯片產值的快速成長。 然而,商場如戰場,當下正處于中國LED芯片行業走出周期底部、迎來供需拐點的時刻,因此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,甚至是未來重新分割市場份額的重要起點。無論是擴大產能、加強研發,還是兼收并購、強強聯合,LED芯片企業迎來布局的關鍵時刻,若再度錯過新的產業浪潮,未來可能會成為新一輪競爭中的失敗者。 新的周期來了,而新的洗牌,也來了。(來源LEDinside) |